- 碧霞元君祠
- 泰山壇墠。 宋名昭真祠, 金稱昭真觀, 明稱碧霞靈應宮(一作〝碧霞靈佑宮〞), 清乾隆間改今名。 在泰山極頂西南下三里許。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建, 明、 清兩朝屢加增修, 為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。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(1537), 遣工部郎陳賚宮施萬金重修。 《岱史》卷九《尹龍記略》: 〝增飾之祠殿為間者五, 以奉元君, 左右回廊各三間, 則護從之神居焉, 神道有門, 鐘鼓有樓。 恐其凌空壁立, 易為風雨所剝蝕, 故陶土為磚, 冶鐵為瓦, 務為堅確﹔黝堊丹漆, 金碧交輝, 時昔有加焉〞。 祠以山門為界, 分為內外兩院。 山門外東、 西、 南各有一門, 稱五神門〞, 南門有歌舞樓為清雍正年間(1723-1735)建, 與東西門神閣相通, 鐘鼓樓對峙於山門左右。 主殿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銅像。 院中香亭, 亦稱萬歲樓, 兩側立明代銅碑, 一為萬曆四十三年(1615)〝泰山天仙金闕〞碑﹔一為天啟五年(1625)〝泰山靈佑宮〞碑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